扬长补短 靶向思考(三) ——2023学年第一学期特色课程分析研讨会

作者: 教导处  发布时间:2024-01-19 浏览量:

《我们的舞台》戏剧项目是我校高一年级特色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今年的《何以为诗》课程设计以“语文学科知识与项目化学习的融合”为基本框架,按照中国诗歌发展史的脉络,以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为切入点。学生通过自主创编剧本的方式理解把握诗人的精神世界,探究诗人诗歌创作的时代特征,最终以戏剧表演的方式回答“何以为诗”这个驱动性问题。

语文组安婷老师作为此次高一年级特色课程戏剧项目的设计者,从项目设计理念、项目设计过程、项目实施过程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享。她强调,项目化学习具有促进学生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如手工操作、图表绘制、海报制作、产品塑造和信息技术的运用等价值,但是相比较于这些,挖掘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未知的探索意识才是项目设计的真正起点。整个项目的推进过程让她对学生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又发现舞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他们可以瞬间被“点燃”。

马丽雅老师从语文学科角度出发,从“长安客(上)”在“何以为诗”中的位置、“长安客(上)”在课程设计中与学科的勾连、“长安客(上)”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学科落实与欠缺三个方面展开。“何以为诗”从语文学科的来说,是对于诗歌形式、诗歌中的“人”的情感的探求,这是高考中必考的内容。她认为整个项目从底层逻辑开始,项目的搭建都契合了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

艺术学科庄妍妍老师从学生个体、音乐学科、课程执行三个角度,以学生典型案例为出发点,阐述了她如何将音乐元素融入戏剧,丰富戏剧演出的形式的心得。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教师参与项目,她的感受是要以学生视角反思课程的执行,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沈凌燕老师作为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分享的核心关键词是:联结。她认为课程的各个环节,无论是项目团队、带组老师与组内学生、学生与表演、学生与戏剧、学生与角色、家长和老师、孩子以及戏剧等方面都充分体现课程设计对于人的关注。在课程里,学生不仅与自己、他人、环境联结,更重要的是与情境联结,学生借助表象或创设情境,在感知、体验、感悟中逐步领会、去演绎、去真正理解属于他们自己的诗。

孙海龙老师将《何以为诗》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赛相结合,从两者的关系,如何选择切入点,如何解决问题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分享在戏剧中融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做法,也对课程执行和上课比赛要求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最后,同济大学的童毓舟老师对2019-2023年戏剧项目进行总结,她对五年来戏剧项目团队、剧本、分工、优点、问题以及后续产生的相关衍生课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特别是针对在既要,又要,还要之间平衡时,如何保持整个团队在项目过程中的合力?如何在关注结果和关注过程之间保持平衡?如何有效地让学生体会“好”?(好的标准是什么?尤其是主观标准)三个问题进行了思考。

项目化学习是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它是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规划、流程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此次的戏剧项目较好地将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语言表达、设计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素养培育结合,体现学校的特色建设有新的突破。

好项目是磨出来的,而这份“磨功”依靠的是项目设计者和实施者不断地学习积累、反思迭代。我们相信学习方式的变革一定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影响。

关闭当前页面